2017
認養計畫 Extension Project
行路一百公里 A 100 KM WALK
臺灣藝術家石晉華自2016年10月中旬至2017年1月,從高雄美術館開始進行〈行路一百公里〉行為藝術展演計畫,最後於2017年3月的香港巴賽爾藝術博覽會(ABHK)完成此創作。計畫期間每週2至3次,他在高美館內佈置了10公尺長牆與地面的畫布上開始來回行走,行路累積98公里,2公里於香港走完。
石晉華將每枝筆和它的筆觸隱喻為人的一種生命與所作所為。以黑色鉛筆在牆面畫線的同時,也一步一腳印地在地面留下碳粉的足跡、鉛筆削末。在高度使用身體的狀態下,也讓他達到精神凝聚與身體勞動的最低平衡點。尤其是牆的最高及最低之處,要以伸展及蹲低的方式才能走線,對於患有糖尿病的石晉華是相當吃力之事,且需事前做血糖的控制(把胰島素的劑量降低,使血糖升高)。透過身體的行走行為,走動間堆疊素描中的線條。〈行路一百公里〉表現了石晉華創作能量的情緒、還有藝術生命的韌度。
石晉華 Jin-Hua Shi
出生於台灣澎湖縣馬公市,現居住於高雄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藝術創作碩士,現專注於當代藝術創作。石晉華的行為作品,主要有兩大類型,一是走筆,二是測量。以身體為工具、媒介,運用各種非傳統的方式測量,藉著荒謬、非標準、不客觀的測量行為,反叛體系制式的箝制,質疑客觀與主體的存在。
A 100 km Walk 行路一百公里 , 石晉華 , 2016-2017, 香港巴賽爾藝術博覽會
A 100 km Walk 行路一百公里 , 石晉華 , 2016-2017, 香港巴賽爾藝術博覽會
往100公里的最後2公里,香港巴賽爾藝術博覽會(Art Basel HK)現場
台灣高雄市立美術館二個多月的時間,從零開始每週2至3次持續行走98公里
石晉華於高雄市立美術館的行走紀實
行路過程累積的鉛筆削、炭色
一道道身體線條的高度與低度能量、一層層白布與鉛筆摩擦散落的碳末,還有一步步腳印移動的堆疊
藝術家反覆行走間的痕跡
黑筆的線條透過身體實踐轉變而來的各種表情及情緒
涉及相關的物件或記錄都是行為藝術過程中不可或缺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