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1995年成立的敏隆講堂,至今已逾二十五年。
以系統、精緻、長續的核心理念,邀請近百位文學、歷史、哲學、藝術領域,有專業學術建樹與教學經驗的名師講學。
傳授學問及傳承悠遠的人文精神

中國傳統經典選讀.系列7
我們今天能夠直接閱讀兩千多年前的中國原典,這是件神奇的事,沒有理由我們不珍惜自己身上這份特殊的能力,用來和傳統中國的生活、經驗、遭遇、思想、智慧建立親近關係。
這門課選擇一種最簡單的方式,抽選古來經典的部分內容,仔細閱讀.不過和以前國文課讀這些書的態度不同之處在:第一、我們不是為了認字解詞而讀,是為了還原領受歷史情境而讀;第二、運用對於中國歷史的新認識、新理解,將這些書置放回較為準確的歷史脈絡下來閱讀。
讓我們再來走一趟中國歷史之旅,這次是穿過一本本的書,藉歷史讀出書本真義,也藉書本讀出歷史實像,如是辯證反覆。
課程安排
課程時間異動,請諒察(2014/3/11)
03/14 第一講 三國志I
03/21 第二講 三國志II
03/28 第三講 三國演義I
04/11 第四講 三國演義II
04/18 第五講 人物志I
04/25 第六講 人物志II
05/02 第七講 世說新語I
05/09 第八講 世說新語II
05/16 第九講 王弼老子注
05/23 第十講 郭象莊子注
*目前有桌座位已經額滿,僅剩無桌座位!
跟隨楊照老師重習國史 / 于易塵
老師的教學講授,理性而不枯燥、多元而不渾沌、學術而不僵固、有創見卻不主觀、重領悟卻不批評,在在於不經意之間展現士人溫柔敦厚的風格;並不辯駁歷史分期與斷代的迷思,卻使人豁然明白歷史轉折的關節;在幾個國史重要轉折上,必溫和反覆地提出對於歷史文化的系統性通識,雖然已知可斷為定見,老師猶以委婉的史哲態度釋為「偏見」,顯然「客觀」已為日常的生活態度與方式;雖不曾責備「自我中心」之偏狹,卻不斷以廣泛而曾遭遺忘的論證撥雲見日;從不以「翻案」論述誤解的史實,而微妙的使真相自明;不斷提醒我們該知歷史並無理所當然,若能拋開以「人」為歷史中心,調整以「事件」為主軸,從人類過去的經驗中擇取合宜的「可能性」,似為人文發展較佳的心態。因此,多次在下課時節,仍慨嘆坍坐在位子上,久久不能自己。
感於歷史課的體悟,省思老師的思路,知道讀史、讀書、學習、研究確有異曲同工之妙;而從歷史風尚,如《春秋》中體會人格氣象之鍛鍊亦屬自然。其他細節不勝枚舉,如國史歷來受外來因素影響的線索,雖不是課程主題,老師也負責地索引出來,看似在補綴國史漏網,實已透露出思想文化發展的脈絡,描繪出未來理想的文化風景矣。
活動資料
|
新生 | NT$ 0 |
舊生 | NT$ 0 |
學生 | NT$ 0 |
素直友會會友 | NT$ 0 |
其他 | NT$ 3,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