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1995年成立的敏隆講堂,至今已逾二十五年。
以系統、精緻、長續的核心理念,邀請近百位文學、歷史、哲學、藝術領域,有專業學術建樹與教學經驗的名師講學。
傳授學問及傳承悠遠的人文精神

從《思想起》到《美國》- Formosa 的國民樂派∣彭廣林與台北弦樂團弦樂四重奏
![]() |
好的聲音,能感動不同世代的人。 |
從《思想起》到《美國》- Formosa 的國民樂派∣ 彭廣林與台北弦樂團弦樂四重奏
2022.09.25(日)14:30-16:00 ∣ 洪建全基金會敏隆講堂
民歌是音樂的源頭⋯透過即興自彈自唱的方式,説唱出自己的心聲與故事- 歐洲中古世紀的「遊唱詩人」,就是歷史上代表性的人物。而在二十世紀的台灣,最出名的遊唱詩人大概就是屏東恆春的陳達! 1967年當史惟亮老師發起「民歌採集運動」在台灣進行民歌田野調查時,透過也是屏東人的陳義雄老師的牽線,”發現”了陳達,這可説是台灣「國民樂派」興起的開始⋯⋯
史惟亮老師曾説:「他(陳達)是一個作曲家,因為他要適應歌詞,而能自由修改ㄧ個既有的曲調。他是詩人,因為他能即景生情,創造活生生的歌詞來描寫感情、講故事或説道理。他也是自彈自唱的演唱家。」1977年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就曾經製作出版了陳達的黑膠唱片專輯「民族歌手-陳達和他的歌」!
這場弦樂四重奏的解説式音樂會,透過音樂,穿越時空,從屏東恆春到宜蘭蘭陽平原,包含了台灣不同地區的福佬與客家民歌;再從台灣橫跨太平洋,來到美國的愛俄華州的Spillville,連結東西方「國民樂派」的 human voices,呼應人類自古至今的愛鄉之情~
但是傳統民歌的概念,在二十世紀60年代的台灣都會區,開始有了新的發展,從西餐廳駐唱演奏的歌手樂手,到90年代在夜店”玩”搖滾樂團的歌手們,玩出台式風格搖滾民歌的新面貌,其中知名度很高的陳昇與China Blue 的伍佰是代表性人物。這場音樂會也安排了在pub與KTV很受歡迎的「鼓聲若響」,從音樂中聽見台灣社會的變遷⋯
音樂會下半場,安排了十九世紀古典音樂「國民樂派」最具代表性的弦樂四重奏名曲-捷克作曲家德佛札克的「美國」。這首曲子是德佛札克1892-95年應邀至紐約市,擔任「國家音樂院」(National Conservatory)院長時,暑假至愛俄華州捷克移民社區Spillville村莊度假時所作。雖然是捷克國民樂派的代表性作曲家,但德佛札克在美任教期間,也常搭火車認識這個新興大國的在地音樂(民歌),深受美國黑人靈歌和印地安人原住民民歌的影響,這些不同民族的音樂文化元素,很自然的就融入在這首「美國」弦樂四重奏裡面-形成了真正的族群融合的藝術文化。
貫通19/20世紀台灣-美國-歐洲的音樂饗宴,這是一場體驗人文精神的音樂之旅~
-彭廣林
演出曲目
思想曲⋯⋯台灣民謠(屏東恆春/陳達)/彭靖 編曲
草螟弄雞公⋯⋯台灣民謠(彰南)/彭靖 編曲
蘭陽舞曲⋯⋯台灣民謠(蘭陽平原)/李哲藝 編曲
天公落水⋯⋯客家山歌/ 李哲藝 編曲
鼓聲若響⋯⋯台灣搖滾/陳昇 作詞作曲/李哲藝 編曲
‘美國’弦樂四重奏,F大調,Op. 96 ⋯⋯德佛札克(1841-1904)
I. 不太快的快板
II. 緩板
III. 非常生動活潑的
IV. 生動活潑的終曲
演出者
台北弦樂團弦樂四重奏
小提琴 彭廣林 張震
中提琴 陳冠榮
大提琴 張序
音樂導聆 彭廣林
自由入場,請預先報名 https://reurl.cc/GE5Gky
|
彭廣林 |
![]() |
關於台北弦樂團 Taipei Camerata 彭廣林與台北弦樂團成立於2014年7月,是由音樂大夫彭廣林與一群年輕學子共同組成。 成員包括當今台灣一流音樂學府:東吳大學、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國立交通大學、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輔仁大學等校的菁英組成,其中多位都是學校樂團首席或協奏曲比賽優勝,甚至多次入選成為亞洲青年交響樂團的成員,聲部首席亦包括留美音樂演奏藝術博士! 樂團創團之初,每位成員皆繳交2500元的樂團基金,作為樂團初始發展之用。另訂定具評鑑機制的樂團公約,期許建立嚴謹專業的樂團紀律,在每個星期固定團練的努力下,一起為自己打造一個不一樣的音樂舞台! 有感於古典音樂之真、善與美,是社會最正向的支持力量之一!如何讓一般社會大眾可以親近古典音樂,讓古典音樂不再和台灣有距離!音樂大夫彭廣林與台北弦樂團將以解說式音樂會的型態,為您細述古典音樂300年來律動的力量與熱情~ 結合台北愛樂電台《什麼是音樂》20年節目製作主持的經驗,任教於東吳大學音樂系的彭廣林教授與台北弦樂團,有系統的為您解說、示範、演奏世界的古典名曲,在輕鬆愉悅的聆賞過程中,探索「音樂,不只是音樂」的知性之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