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敏隆講堂

1995年成立的敏隆講堂,至今已逾二十五年。
以系統、精緻、長續的核心理念,邀請近百位文學、歷史、哲學、藝術領域,有專業學術建樹與教學經驗的名師講學。
傳授學問及傳承悠遠的人文精神

敏隆講堂

【陪你讀本書】從《艾爾摩沙的瑪利亞》看17世紀西班牙人在臺灣:飲食、歷史與文學想像

2022-04-16 14:00   -   16:00
100-100 臺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2段9號12樓

  陪 你 讀 本 書    

從《艾爾摩沙的瑪利亞》看17世紀西班牙人在臺灣:   
  飲食、歷史與文學想像

     大航海時代西班牙帝國前來亞洲建立殖民地,引進歐洲、美洲的飲食文化。
     西班牙人並在「艾爾摩沙」(台灣)的「雞籠」(基隆和平島)興建「聖救主城」,展開殖民、貿易、傳教活動。
     台灣第一部以西班牙台灣史(1626-1642)為背景的小說《艾爾摩沙的瑪利亞》,這是基隆的歷史、台灣的歷史,
     也是世界的歷史,除了描述族群、文化、愛情,也探討宗教、文明,
     並藉由全球第一個日不落國在殖民、貿易與傳教上的矛盾與反省,彰顯人類珍貴的宗教情操。

曹銘宗 主講  

臺灣基隆人,東海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北德州大學新聞碩士。現任作家、講師,兼任導遊,關注臺灣庶民的語言與文化,致力臺灣歷史的史普寫作。
曾任聯合報文化記者及主編、東海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中興大學駐校作家、聯合新聞網〔讀.書.人〕專欄作家。
曾以〈回來做番:當代平埔的族群認同與文化復興〉、〈檳榔西施的文化觀察〉、〈數位@文化.tw〉等系列報導,獲得三次吳舜文新聞獎文化專題報導獎。

出版四十種臺灣歷史、文化、民俗、語言、人物著作,包括《吃的台灣史》
(與翁佳音合作)、《台灣史新聞》、《蚵仔煎的身世:台灣食物名小考》、《花飛、花枝、花蠘仔:台灣海產名小考》、《大灣大員福爾摩沙:從葡萄牙航海日誌、荷西地圖、清日文獻尋找台灣地名真相》(與翁佳音合著)、《遠見與承擔:中研院數位人文發展史》、《自學典範:台灣史研究先驅曹永和》、《激骨話:台灣歇後語》,以及《鷄籠中元祭》、《台灣小吃之美:基隆廟口》、《台灣宗教之美:迎媽祖》等繪本文字。
2021年9月出版首部歷史小說《艾爾摩沙的瑪利亞》。

時間:2022/4/16,週六14:00~16:00
現場活動---敏隆講堂(北市羅斯福路2段9號12樓),免費開放參加,請點選連結報名:https://forms.gle/v2wZS9MFEFjgir8t5

敏隆講堂粉絲專頁  活動報導   

100-100 臺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2段9號12樓
活動資料
熱門關鍵字
行事曆日期 2022/04/16
課程堂數 1
時間 週六14:00
講師 曹銘宗
地點 敏隆講堂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