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1995年成立的敏隆講堂,至今已逾二十五年。
以系統、精緻、長續的核心理念,邀請近百位文學、歷史、哲學、藝術領域,有專業學術建樹與教學經驗的名師講學。
傳授學問及傳承悠遠的人文精神

西歐古典音樂系列─學習欣賞古典音樂培養“認知”與“感知”美的能力
課程延期公告 (發布日期20200508)
因疫情影響,本課程將延期--主題講座6/4~7/23,每週四晚上7點~9點,共7講;解說式音樂會7/18(六)下午2點~4點。敬請諒察!
....................................................................
他山之石 可以攻錯 ──
學習欣賞古典音樂 培養“認知”與“感知”美的能力
【主題講座】
“認知”能力是一種將人事物統整分類量化的能力。最常見的應用方式就是型式化、模組化、格式化,貼條碼、上標籤是慣用的手法,
這些是我們教育制度最善長的招數。
“感知”能力是我們人類與生俱來的一種天賦本能,從生理感受進化到心靈的感動─這是我們人類intelligence 最關鍵的基本能力!
但這是我們教育制度最無感的一面。如果我們俱備了平衡“感知”與“認知”的能力,那就是開啟我們智慧的時候了!
這次系列講座藉由時期/風格/關鍵作曲家/音樂作品結構形式的認知與音樂內涵的詮釋,體認感受歐洲1700-1900人文精神的世代傳承,
同時見證西歐古典音樂兩百年黃金歲月與東西文化智慧消長的聯動關係。
---
7場 主題講座 2020/6/4~7/23 週四19:00-21:00
1場 解說式音樂會 2020/7/18 週六 14:00-16:00
---
【主題講座】
第1場 6/4 古典音樂“現代化”的先行者 |
第2場 6/11 古典音樂“古典風格”的開創者 |
第3場 6/18 最有古典品味的音樂家 |
第4場 7/2 改變古典音樂宿命的巨人 |
第5場 7/9 貝多芬的追隨者 |
第6場 7/16 古典音樂的跨領域 |
第7場 7/23 1900前後的古典 |
【解説式音樂會】 演出曲目: |
【策劃‧主講者介紹】
彭廣林 老師
小提琴家、音樂教育工作者,自小接受完整的音樂教育。
從光仁音樂班、國立藝專音樂科,到美國紐約曼尼斯音樂學院、紐約市立大學研究所,與古典音樂一路走來近五十年,別人都在變,只有他不變。
他25歲到美國尋找「什麼是音樂」,從學士一路尋到博士。他天生有反骨─以「反敗為勝」為一生的志業,要化不可能為可能。
現任東吳大學音樂系專任教授,每年巡迴台灣各地演出,推廣古典音樂。
自1995年11月開始在台北愛樂電台主持「什麼是音樂」,深獲好評,樂迷稱他為「音樂大夫」。
他的人生格言是:「You will never know if you don’t try; If you don’t try you will never know!」
面對人生抉擇時,他總是選擇「質」的一邊;他認為蘇格拉底所言甚是:「I can’t change you,but I can make you think!」所以,他開始寫書。
新生 | NT$ 3,000 |
舊生 | NT$ 2,700 |
學生 | NT$ 1,8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