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敏隆講堂

1995年成立的敏隆講堂,至今已逾二十五年。
以系統、精緻、長續的核心理念,邀請近百位文學、歷史、哲學、藝術領域,有專業學術建樹與教學經驗的名師講學。
傳授學問及傳承悠遠的人文精神

敏隆講堂

中國傳統經典選讀 ‧ 系列20

此課程之「有桌座位」已額滿,目前僅剩「無桌座位」,如欲報名請電 02-23965505#114 洽詢。
我們今天能夠直接閱讀兩千多年前的中國原典,這是件神奇的事,沒有理由我們不珍惜自己身上這份特殊的能力,用來和傳統中國的生活、經驗、遭遇、思想、智慧建立親近關係。 這門課選擇一種最簡單的方式,抽選古來經典的部分內容,仔細閱讀.不過和以前國文課讀這些書的態度不同之處在:第一、我們不是為了認字解詞而讀,是為了還原領受歷史情境而讀;第二、運用對於中國歷史的新認識、新理解,將這些書置放回較為準確的歷史脈絡下來閱讀。 讓我們再來走一趟中國歷史之旅,這次是穿過一本本的書,藉歷史讀出書本真義,也藉書本讀出歷史實像,如是辯證反覆。
2019-10-18 19:00   -   2020-01-10 21:00
100 臺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2段9號12樓

在傳統壓抑桎梏下,明、清兩代文學各有其不同的展現。晚明小品文「獨抒性靈,不拘格套」,這類文章不拘形式,不限題材,隨心所欲,沒有道學氣,最能體現人的性情和襟懷。《陶庵夢憶》、《袁枚文集》是其中的極致。
詞在清代則有中興氣象,第一詞人納蘭性德「詞宗北宋」,對詞提出不同一般人的見解。沈復的《浮生六記》表現出與傳統不同的價值觀,成功塑造了芸娘這樣一個具有叛逆精神和獨特個性的女性形象,林語堂稱為「中國文學上一個最可愛的女人」。《儒林外史》長篇章回的諷刺小說,絕大部分內容取材於作者吳敬梓的親身經歷和見聞,實際描寫了清朝科舉制度下讀書人的功名和生活。


課程安排:
一、10/18晚明小品1
二、10/25晚明小品2
三、11/15陶庵夢憶
四、11/22袁枚文集1
五、11/29袁枚文集2
六、12/06納蘭詞1
七、12/20納蘭詞2
八、12/27浮生六記
九、01/03儒林外史1
十、01/10儒林外史2

#目前有桌座位已經額滿,僅剩無桌座位。

課程主講:
楊照
老師
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候選人。
現為新匯流基金會董事長。主持Bravo91.3「閱讀音樂」及九八新聞台「楊照音樂廳」廣播節目。
長期於民間開設人文經典選讀課程。著作等身,橫跨小說、散文、評論、經典導讀等領域。近期出版有《馬奎斯與他的百年孤寂:活著是為了說故事》、《可知與不可知之間:楊照讀里爾克》......。

100 臺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2段9號12樓
電話: 02-23965505,分機114
電子郵件:
活動資料
行事曆日期 2019/10/18、2019/10/25、2019/11/15、2019/11/22、2019/11/29、2019/12/06、2019/12/20、2019/12/27、2020/01/03、2020/01/10
課程堂數 10
時間 晚上7-9點
講師 楊照
地點 敏隆講堂
新生 NT$ 3,000
舊生 NT$ 2,700
學生 NT$ 1,800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