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敏隆講堂
1995年成立的敏隆講堂,至今已逾二十五年。
以系統、精緻、長續的核心理念,邀請近百位文學、歷史、哲學、藝術領域,有專業學術建樹與教學經驗的名師講學。
傳授學問及傳承悠遠的人文精神

從視覺語言看西洋藝術史1:上古美術
這門課將以系列進行的方式講述西洋藝術史。特別選取的切入點是探討每個時代如何打造自己的視覺語言?為什麼他們要這樣打造?這些視覺語言對當時、以及後代而言,又是如何被理解與詮釋?
2019-08-20 19:00
-
2019-09-24 21:00
100-100 臺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2段9號12樓
傳統上藝術史探討的對象是建築、繪畫、雕刻,到了近現代,隨著創作類型日增,擴展成與各種視覺藝術相關的研究。換言之,藝術史關心的是相對於「文字」的另一種思考與表達形式—「視覺」。在西洋藝術史發展上尤其值得注意的特色是,視覺語言與文字語言一直是平起平坐的。
這門課將以系列進行的方式講述西洋藝術史。特別選取的切入點是探討每個時代如何打造自己的視覺語言?為什麼他們要這樣打造?這些視覺語言對當時、以及後代而言,又是如何被理解與詮釋?
本次課程先從上古時期開始,日後接著進行接下來時代藝術史的剖析。
課程綱要:
8/20 導論:視覺語言的打造與詮釋
8/27 近東與埃及藝術的影響
9/03 愛琴海海洋文化與藝術
9/10 古希臘藝術(1):建築與雕刻
9/17 古希臘藝術(2):陶皿畫 (vase painting)
9/24 古羅馬藝術:建築與人像(portrait)
※歡迎高中職學生免費參加,座位由講堂視現場狀況安排,恕無法選位。
※目前有桌座位額滿,僅剩無桌座位
課程講師:
花亦芬教授
現任臺灣大學歷史系暨研究所專任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學士,德國科隆大學藝術史碩士、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歐洲中古晚期至近現代宗教史、社會文化史與藝術史跨領域研究,以及現代德國史、史學思想史。
曾獲國科會傑出學者養成計畫獎助以及國立臺灣大學全校教學優良獎,曾任《臺大歷史學報》主編。
100-100 臺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2段9號12樓
新生 | NT$ 1,900 |
舊生 | NT$ 1,710 |
學生 | NT$ 1,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