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人文的終極關懷是經營非營利組織之本,洪建全基金會以細膩長遠的人文關懷, 將基金會的主軸精神,
透過「敏隆紀念講座」及「敏隆講堂」展現其內涵風格。
在紛亂緊張的社會,提供安靜學習的場域,讓大家一起參與、發想、創造,開拓人文視野,期為社會的人文學院。

美國現代詩
▌課程簡介
城市.自然.歷史.存在.愛情.文字
透過這六個涵蓋人生主要議題的不同主題,
對美國現代詩進行賞析,
以便能獲致對美國現代詩初步但不失全面的認識。
城市
現代詩與城市的興起有密切的關係。美國現代詩的發展略晚於歐洲現代詩,正因為其城市化較歐洲晚,因此,也形成美國現代詩對城市的回應比英國或法國現代詩具有更多元豐富的面貌。
自然
不僅城市化有其特色,美國社會其他的特質,也促成美國現代詩其他的獨特表現。比如,美國的新世界想像所激發的創世紀想像,影響到美國詩對自然的看法。在美國因為最初自然並未被工業大量污染,而充滿再生的可能,但隨著美國積極的開拓與現代化,又讓人有「花園中出現了機器」的特殊傷感。
歷史
在這種城市與自然交相互動的情況下,歷史的意義自然不同於舊世界,特別是在移民紛沓、種族多元的社會結構下,歷史意識的分歧及文化活力的迸發,都引領著其他的社會,也刺激了現代詩的獨特思考。
存在
而存在的議題當然是詩人的基本關切。在廣大的領土、巨形的城市及發達的媒體等等生活面向的交織中,現代詩對存在的體悟,可謂獨樹一幟。
愛情
愛情則是存在中最易感知的議題,在美國詩中也具有美式愛情的獨特魅力,相對於舊世界,其勇敢與創新唯美國有之。
文字
最後詩與文字的關係則形成了美國詩最具美國特色的發展:從印弟安的口頭傳統統到「聲浪」(slam)聲音詩、從文字的實驗到文字的日常化,美國詩也都帶領了全新的後設風潮。
▌課程大綱:
-
7/11.美國現代詩與城市
-
7/18.美國現代詩與自然
-
7/25.美國現代詩與歷史
-
8/1 . 美國現代詩與存在
-
8/8 . 美國現代詩與愛情
-
8/15 .美國現代詩與文字
▌講師介紹
廖咸浩教授 主講
「詩必須是一種美麗的謊言/一種無法拆穿的關於人世的/
「當野風吹起時,也許你就知曉…」。2003年‧〈懂詩〉
廖咸浩教授,詩人、散文家、評論家,國立台灣大學外文系 特聘教授、2017科技部 傑出研究獎、美國史丹福大學文學博士。
就讀台大外文系時,與同為外文系的楊澤、哲學系的羅智成、經濟系的詹宏志、方明、中文系苦苓等人,一起創立了台大現代詩社,並為第一任社長。身兼詩人、詩的研究者及推廣者,廖老師似乎將詩定位成一個朝向烏托邦的指引,有如神諭般可遇而不可求,又如菩提般是樹也非樹。故詩顯然是為了讓我們能瞥見疾馳過隙的白駒、神入盛滿銀碗的白雪。
曾任台大外文系系主任暨研究所所長、《中外文學》月刊社長兼發行人、《英美文學評論》總編輯、Studies i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總編輯、中華民國比較文學學會理事長、台北市文化局局長。並曾受邀至美國西雅圖大學任客座教授,捷克查爾斯大學、奧地利維也納大學、立陶宛維爾紐斯大學任特約講座教授,至美國普林斯頓、芝加哥、澳洲墨爾本、香港中文、南京等大學任訪問學人。
研究範圍包括:文學/文化理論、文化政策、比較詩學、英美文學、紅樓夢、電影詩學、道家美學、華人離散、台灣文學及文化等。在創作上寫過詩、散文與小說。
新生 | NT$ 1,900 |
舊生 | NT$ 0 |
學生 | NT$ 1,100 |
素直友會會友 | NT$ 0 |
高中職以下 | NT$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