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1995年成立的敏隆講堂,至今已逾二十五年。
以系統、精緻、長續的核心理念,邀請近百位文學、歷史、哲學、藝術領域,有專業學術建樹與教學經驗的名師講學。
傳授學問及傳承悠遠的人文精神

二十世紀演奏大師回顧-世紀的版本比較
│課程簡介│
數位科技改變了人類認知的能力,一種每況愈下,退化中的能力⋯⋯音樂欣賞就是一個非常明顯的例子:二十世紀音樂欣賞的主導力量是現場音樂會;二十一世紀的今天,音樂欣賞的主導力量是 YouTube,一個毫無質感的聲音媒介,但許多人被其主宰而不自知!更糟糕的是,現在全世界許多音樂學院的學生甚至於老師,藉由聆聽 YouTube 來學習樂曲,難怪 AI 人工智慧越來越容易取代我們人類…
YouTube 的音源就是大數據的產物,既然大家都在模仿 YouTube 的聲音(被數據量化的聲音),那我們人類演奏出來的音樂還有什麼特色可言?聽機器人拉琴就好囉~
如何聆賞二十世紀演奏大師們的錄音,是二十一世紀古典音樂欣賞最重要的課題!這需要幾個必要的條件:
1. 音響設備(擴大機/CD PIayer/喇叭)
2. 同一曲目,不同世代錄音的版本比較。
3. 從作曲家時期風格的角度,聆聽演奏家的風格詮釋!
此次敏隆講堂將以上述的觀點,介紹分析講解欣賞二十世紀鋼琴、小提琴、大提琴與弦樂四重奏演奏家們,演奏古典名曲的版本比較~包括
鋼琴:魯賓斯坦、翟洛維茲、吉爾利斯、李希特、阿許肯納吉、阿格莉希、波里尼…等;
小提琴:克萊斯勒、海飛茲、奧伊斯特拉夫、密爾斯坦、富蘭奇斯卡蒂、謝霖、葛魯米歐、史坦、李奇、帕爾曼…等;
大提琴:卡薩爾斯、福爾曼、皮雅提歌斯基、羅斯、福尼葉、杜普蕾、哈瑞、馬友友、麥斯基…等;
弦樂四重奏:A.B.Q.、阿瑪廸斯、茱莉亞、Fine Arts、匈牙利、義大利、柏林、克里夫蘭、東京、Orion…等。
│課程內容│
一、9/7‧古典鋼琴名曲
貝多芬:<月光>,<華德斯坦>
蕭邦:練習曲,前奏曲,夜曲,波蘭舞曲,敘事曲
二、9/14‧鋼琴協奏曲
莫札特,第23號 A大調 K. 488
貝多芬,第5號 <皇帝>降E大調 Op. 73
柴可夫斯基,第1號降B小調 Op. 23
拉赫曼尼諾夫,第2號 C小調 Op. 8
三、9/21‧小提琴小品
帕格尼尼,隨想曲
維尼奧夫斯基,泰朗特拉舞曲、波蘭舞曲
聖桑,前奏與旋曲
薩拉沙泰,流浪者之歌卡門幻想曲
四、10/5‧小提琴協奏曲
布拉姆斯,D大調 Op. 77
柴可夫斯基,D大調 Op. 35
西貝流士,D小調 Op. 47
五、10/12‧大提琴協奏曲
海頓,D大調
聖桑,第1號 A小調 Op. 33
德佛札克,第2號 B小調 Op. 104
六、10/19‧弦樂四重奏
海頓,<日出>
莫札特,<不諧和>
貝多芬,<拉索莫夫斯基>
舒伯特,<死與少女>
弦樂四重奏‧解說式音樂會
第一場‧9/30 台北弦樂團四重奏 - 古典起手式
海頓,<皇帝>與<日出>
莫札特,<狩獵>與<不諧和>
<天公落水>與<蘭陽舞曲>/李哲藝改編
小提琴 /彭廣林.劉冠齊
中提琴 /張雅婷
大提琴 /彭多林
樂曲解說/彭廣林
---------------------------------------------------------------------
第二場‧10/7 思路樂集四重奏 - 敏隆首演
貝多芬,第7號 F大調<拉索莫夫斯基> Op. 59 No. 1
舒伯特,第13號 D小調<死與少女> D. 810
<台灣民謠組曲>/莊文貞改編
小提琴 /彭廣林. 林世昕(長榮交響樂團副首席)
中提琴 /蕭宇沛 (長榮交響樂團中提琴首席)
大提琴 /曾素芝 (輔仁大學音樂系大提琴教授)
樂曲解說/彭廣林
彭廣林 主講
現任東吳大學音樂系專任教授、台北愛樂電台節目製作主持。
國內第一代「音樂班」培養出來的音樂文化工作者。接受完整又具挑戰性的學院派的專業訓練。主修小提琴演奏。關注開展人生的視野與高度,追求「什麼是音樂?」的人生課題。
活動資料
|
新生 | NT$ 0 |
舊生 | NT$ 0 |
學生 | NT$ 0 |
素直友會會友 | NT$ 0 |
其他 | NT$ 2,700 |